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特别的你 闪闪发光!

  • 发布时间:2024-05-01

他们面对着身体上的挑战,却依然不懈坚持着自己的工作。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点燃一盏微弱的光亮,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他们的劳动精神和拼搏精神,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五一劳动节之际,让我们一起致敬勇敢的残疾人劳动者们,为他们点赞!


特别的你 闪闪发光


曹庆山

曹庆山,50岁,肢体残疾,凤城市蓝旗镇广胜村人,30岁时确诊为双腿重症肌无力。他消极过一段时间,但他认为自己只要活着就必须得坚强起来,哪怕只有双手也要支撑起这个家。于是曹庆山与妻子建起了一百多米长的温室大棚自主创业,刚开始曹庆山还能站着,后来病越来越重站不起来,即使这样夫妻俩也没放弃大棚,因为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曹庆山站不起来就坐着带滑轮的小凳子在棚里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从不闲着,现在棚里已经换成了蓝莓品种,这两年产值都能达到十多万元。曹庆山说残疾人也有自尊心,为了不成为家庭、社会的累赘,就要勇于去突破,找准方向、竭尽所能,活好当下,努力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文亮

李文亮,34岁,肢体残疾,元宝区残联工作人员,负责文字工作。初入职场的他对公文的写作毫无头绪和章法,在领导的鼓励下和同事的教导下、在多学多看多练下,终于学有所成,逐渐成长为单位文字方面的主力军。他用脑力和手力获得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曾多次在全省征文比赛中获奖,2024年被推举为丹东市就业典型。他说:我必将用手中笔书写闪亮人生,放飞伟大梦想。

刘麒

刘麒,36岁,肢体残疾,现任绿云社区副书记,在日常工作中,她总是耐心和热情地解答残疾人群众咨询的各种问题。她坚持走访入户,详细了解社区内每一位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她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热爱着残疾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将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推向“零距离”。

娄刚

娄刚,48岁,听力残疾,宽甸镇石湖沟乡桶子沟村村民。他双耳先天失聪,其妻子智力三级残疾。这样一个特殊家庭,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从一头母猪自繁自养,到拥有自己的“红色猪场”再到存栏突破100头,娄刚以坚实的足迹走出了一条即使健全人也不易抵达的创业致富之路,彰显了残疾人奋斗者的勇气和担当。

吕峰

吕峰,54岁,肢体残疾,东港市黑沟镇土门村高家堡组村民。在他的小时候因生病导致左腿残疾丧失了80%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摆脱贫困的现状,他决定创业。利用自学的养殖技术探索并建议了一个养鸡场,从小棚到大棚,从几千只到上万只,在失败中一点点摸索累计经验,每天起早贪黑投入到满是鸡粪味道的棚中,终于通过不断的努力,建成了一所半机械化的肉鸡养殖场。

宋延利

宋延利,51岁,视力残疾,年幼患有眼疾。2006年创办按摩诊所,自成立18年以来,治愈或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数万历,从最初的一人一店,发展到经营面积190余平,10余名盲人按摩师,且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四星盲人按摩院。多年来,宋延利多次捐款给困难残疾人家庭,坚持传授、分享盲人按摩技术,先后培训按摩师60余人,让许多残疾人的人生重新起航,在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谭苍龙

谭苍龙,55岁,肢体残疾,振安区同兴镇龙母村7组村民,自幼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他曾学习过裁缝手艺,又进入工场上班,从未懈怠,2003年开始建造了一座半亩地的草莓大棚。经过谭苍龙的不懈努力,每隔三四年就会再建一座大棚,到2012年之后,已拥有了四座大棚,他的草莓、蓝莓大棚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生活也因此有了可靠的保障。谭苍龙虽身患残疾,却以创业为志,用拼搏和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一步步攀登向梦想的高峰。

杨春艳

杨春艳,54岁,精神残疾,中共党员,振兴区纤维街道的居民,2011年开始主要负责纤维二社区老旧小区的保洁工作,在工作中,杨春艳同志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踏踏实实的对待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一直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为信条,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尊重,也向人们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深刻意涵。她还兼职社区网格员,向社区反应居民的各种建议和述求,向居民传达社区下发的各种政策和通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真情和实际行动温暖居民的心。

杨守业

杨守业,36岁,肢体残疾,振兴区桃源街居民,他虽先天残疾却从未向命运低头。大学毕业,他创办了一家养生馆,为无数人带来了舒适与健康。他从不夸大自己的技术,也不收取过高的费用,总是用最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顾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赢得了顾客的广泛好评。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按摩技能。杨守业还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的按摩服务。杨守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残疾人也能创造奇迹”的深刻内涵。

袁成生、辛日红

袁成生、辛日红,聋人夫妻,丈夫袁成生,59岁,妻子辛日红62岁,振安区九连城镇庙岭村七组村民。他们从小就患有先天性聋哑症,无法用言语交流,但这并没有击垮他们的意志,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培训,学习种植技术。风雨无阻、不怕苦不怕累共同经营着农田、果园、养殖场等,不仅能够维持好自己的家庭生活,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各种公益活动,用行动温暖村里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诠释了劳动的力量和价值。

张传庆

张传庆,64岁,听力残疾,振兴区花园街道盛源社区居民,他是一名先天聋哑人,虽无法用言语与人交流,但他的生活却充满了坚韧与勇气。他自学修自行车的技能,从最初的笨拙到如今的熟练,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在修自行车的过程中,由于无法用言语沟通,他就用微笑和手势来传递自己的意思。他不仅修自行车的手艺出众,也是一个热心肠,无论严寒酷暑,只要有人需要修自行车,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的行动激励着大家去关爱身边的特殊人群,传递出正能量。

赵景海

赵景海,55岁,肢体残疾,东港市菩萨庙镇常胜村北王村民组村民。因意外事故失去左腿,在镇政府和东港市残联的帮助下,开了食杂店,又开过刷车场(因组里变压器容量小不能继续经营),2018年开始种植草莓、玉米和大豆,连续5年与周边冷冻加工企业签订草莓粗加工业务,每年安排村里70余人参与种植,其中3人是言语残疾人,带动群众增加经济收入20余万元。他用他辛勤的双手践行着美好生活是靠努力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