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振江镇红松产业带头人刘运庆

  • 发布时间:2023-09-12

如果说柱参是石柱子村的“小银行”,那么红松就是石柱子村的“摇钱树”。这里有1.5万亩红松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果为主,以材为辅,果材兼用”的经营模式,红松成为该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保障。

  刘运庆是一位肢体二级残疾人,在出生八个月时发现腿部变形,去过不少大医院检查治疗都没什么效果,久而久之便成了残疾。他家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父母年纪都大了,妻子又有风湿病,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全家人仅靠种田和经营一片四十亩的板栗园为生。由于这里地处高寒山区,种植板栗长期面临冻害严重、投工多效益低等实际问题。受气候影响,这里的板栗往往要比其他地区晚一个月上市,那时候收购已接近尾声,好板栗也卖不上好价钱。刘运庆忙活一年,一亩板栗的收入也只有二三百元,于是他开始考虑上点新的项目,改变一下出大力不挣钱的生活现状。

  当时,村里为鼓励年轻人创业,组织村民参加红松果林技术培训班,邀请县里的农林专家授课,统一组织学员去外地的红松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当时,刘运庆的年龄并不在培训人员之列,但他却找到村主任,执意要求参加培训和考察。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情况,经村委会研究,特批刘运庆参加培训班学习。于是,他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课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课下多方求教于苗圃、果林技术人员,在广泛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后,果断决定发展红松果林逐步取代传统板栗产业。

  对于栽种红松,村民普遍持观望的态度,感觉红松生长周期长,不如板栗见利快,都不敢轻易进行产业转型。见过世面的刘运庆不这么想,他说发展产业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一定要选择可持续性发展的项目。2011年春,他率先购买了2000株红松苗,将自家荒芜多年的50多亩自留山清理出来,全部栽上了红松。自然生长的红松要在25—30年才能坐果,往往是爷爷种树,孙子才能得利,这也是当地人不愿发展红松的原因所在。现在好了,有了先进的红松嫁接技术,能使结塔年限大大缩短,四年生红松苗嫁接已结塔的优良种穗4—5年后就开始结塔了。

  刘运庆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了解到红松嫁接技术的可行性,但具体嫁接方法并不完全掌握。培训班里培训的课程主要是讲红松适宜的生长环境、怎样育苗、几龄的幼苗可以移栽、移栽的季节、株距、早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关于嫁接的方法和要点,培训内容比较多,刘运庆当时听得很明白,可是因为当时不是嫁接的季节,没有实践课,他感觉学得不太扎实。转念一想,以他经营板栗多年的经验,果树嫁接技术都是相通的,应该可以掌握。红松栽上了,看着小树苗迎风招展努力拔高,让他充满了希望和喜悦。四年以后,他就要在一人多高的树苗上开始嫁接种穗了。第一年,他先按照自己学到的红松嫁接技术和板栗嫁接的经验,试着嫁接了百十来棵,满怀期待的天天上山观察,可是让他失望的是,那嫁接上的接穗一天天的由绿转黄,渐渐凋零,成活率几乎为零。他没有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满山的红松是一家人的希望,既然选择了发展红松产业,就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干出个样儿来给大家看。于是他开始上网查资料、购买相关专业技术书籍,努力钻研红松的嫁接技术,但有些关键技术要点还是无法攻破。于是,他到镇里的有关部门寻求帮助,镇残联向这位残疾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将他在红松嫁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上报给了县残联。县残联特别重视,联系了专业技术人员到他的红松果园进行了嫁接技术的现场教学和指导。经过几天的现场教学,刘运庆很快掌握了红松嫁接技术,当年试接了一批,成活率达到90%,转年便进行了大面积的嫁接。县残联更是进行跟踪服务,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帮助解决了优良品种的红松接穗。

  自从发展红松产业,刘运庆便起早贪黑的守在果林里。由于腿有残疾,上山爬坡都很吃力,可他不怕苦,不怕累,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红松管理中。在他发展红松产业之初,家里人并不完全支持,怕他的残腿无法支持、怕他过度劳累、怕他在崎岖的山路上受伤。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没有人知道,他有摔过多少跤、划破多少伤口。有一次上山时脚底一滑摔倒在地,顺着山坡滑出十几米并翻了两个跟头,腰扭伤了,走路更加一瘸一拐,光膏药就贴了一个多月。即便如此,他依然每天坚持上山,细心照看每一棵小松树。修剪侧枝,适时解开嫁接的捆绑物,清理杂草,察看是否有病虫害发生,还不能让牛羊等牲畜进入他的红松园,踩踏了幼苗、碰掉了接穗。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小松树长势喜人,原本荒芜的山头渐渐变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

  熟练掌握了嫁接技术后,他便开始在自家的板栗园里套栽红松幼苗,随着红松的成长和嫁接,逐步处理掉一些已开始老化的板栗树,给松树腾出生长的空间。几年过去,他成功地将40亩板栗园改造成了绿意深深的红松园。现在的他已经拥有红松林96亩,早期发展的50多亩已经开始结松塔,虽然未到盛果期,可经济效益已经开始显现。通过嫁接优质品种的红松种穗,红松结塔早,松塔大,松子颗粒饱满,口感更是上佳,一上市便特别受欢迎。刘运庆发展红松产业取得了成功,打消了村民的顾虑,一些村民也开始和他一起发展红松产业。在他的带动下,石柱子村的红松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漫山遍野到处筑起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城,红松果林已成为石柱村继石柱参后的第二个主导产业。

  刘运庆发展红松果林产业,靠的不是打破常规的魄力,而是有持续发展的眼光。尽管在这期间他改造板栗园、栽植红松苗、再完成红松嫁接,家庭收入微乎其微,可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目前松子的价格是板栗价格的近十倍,这还只是经济方面,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方面,更胜板栗十倍。虽然一时减少了收入,刘运庆并不后悔,面对长势喜人的红松果园,他既感到欣慰又踏实。为了增加收入,解决家里的基本生活,头脑活络的刘运庆又在鸭绿江上搞起了小规模网箱养鱼,投入四个网箱几万尾鱼苗,两年就能见效益。

  刘运庆虽然腿有残疾,可他生性乐观,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笑容,长年的辛苦劳作和风吹日晒,他的体格是健硕的,脸庞是黧黑的,他的身上散发着勤劳质朴、自信自立的光芒。家人在他的感召下,早已改变了当初不支持的态度,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女儿会帮他上网查资料,购买相关技术书籍;妻子会陪他一起上山看护松园;大女儿考大学时选的专业是林业;刚上初中的小女儿也立志要当一名像袁隆平爷爷那样的农业科学家……

  前几年,由于红松尚未见果,板栗园已全面改造,还没有搞网箱养鱼,家里的经济一度很紧张,几乎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2018年村里将他家的困难上报,为其申请了农村低保待遇,才保证了两个孩子顺利就学。困难是暂时的,随着红松见果,养鱼产业的发展,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不到三年,他就实现了创业脱贫。刘运庆说:再过两年,他的年收入将超过十万,完全可以达到小康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践证明,刘运庆发展红松产业、放眼子孙未来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他用汗水和智慧培育的红松坚果林不久就将变成绿色银行,从而实现他多年以来的创业致富梦想。由此也带动了一大批村民把自家的荒山弃林利用起来,培育红松坚果林,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不久的将来,刘运庆他们一定会把石柱子村的绿水青山都变成金山银山。

来源:宽甸县残联

作者: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