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独臂开辟致富路

  • 发布时间:2015-07-16


      7月11日,振安区金矿街道板石村“黑尊”家庭农场,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木耳种植基地上,7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木耳。其中一位身材黑瘦的男人始终用左手忙碌,显得格外吃力,这位因意外失去右小臂的正是农场的主人徐福林。
  今年57岁的徐福林是土生土长的板石村人。可在2002年因事故失去右小臂,这对有两个正在念书孩子的家庭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真是死的心都有了。”徐福林回忆说,当时他整天待在家里,话也不愿多说,常偷着哭。怕他有意外,妻子和一双儿女轮流在家照看他。“爸,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赚钱养你,养这个家。”当时刚刚20岁的女儿,躺在徐福林的腿上,这样安慰着爸爸。
  在妻子和孩子的鼓励下,徐福林渐渐走出阴影,开始适应没有右手的生活。他从一开始就练习用筷子夹菜,而不用勺。夹菜不知道夹掉了多少回,眼看着家人都吃完了,他才吃了不到一半儿。脚指甲徐福林也坚持自己剪,先用右胳膊肘夹住腿,再用左手颤巍巍地剪,一不小心剪到肉了,疼得他嘴角直抽凉风。但不管多难,徐福林都不用别人帮忙。半年后,他能完全自理了。
  2004年,在家休养了1年多后,不甘心当“白吃饱”的徐福林还想继续创业。看着家门前的坑洼地,望着山上流下的清澈溪水,徐福林觉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鱼塘肯定有前景。于是,他决定自开荒地。那段时间,他每天用右胳膊肘拐着筐,左手拿着铁锹,一边走一边挖石头,两个胳膊经常磨得血淋淋的,可他仍咬牙坚持。为了省工钱,他还自己当泥瓦工,修护坡、拉土,凭着一股韧劲儿,用了半年多时间,终于建成了一个占地10亩的鱼塘。接着,他又去铁甲水库引进鲤鱼苗,还搞起了农家垂钓园。到2011年,徐福林的鱼塘已经发展到4个,还引进了锦鲤、中华鲟等名贵鱼苗,收入逐年增加。
  2012年,徐福林的儿子退伍回家后,跟父亲说起外地种植黑木耳效益很不错。徐福林也觉得这个项目不错,适合在村里发展。于是,他便派儿子到吉林学习了半年。儿子学成后,徐福林又租下70亩土地开始尝试黑木耳种植。儿子主抓技术,他负责采摘和人员管理。仅去年一年,就挣了几十万,并成功注册了金矿街道首个家庭农场。
  尝到甜头的徐福林今年又租下150亩土地扩大了黑木耳种植规模。记者看到,当天来农场干活的70多名工人中,残疾人就有十多个。远树臣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老徐对我们残疾人可好了,我现在在家门口每个月就能赚3000元呢。”
  “其实,很多残疾人都很能吃苦,我也算‘各取所长’,腿不好的就坐着干,眼睛不好的慢慢干,只要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会格外努力的。”徐福林说,他还有个打算,等他的黑木耳产业稳定后,他想带着村里和周边乡镇的残疾人跟他一起种黑木耳,让大家都富起来。


来源:信息中心   单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