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拥军厂长杜云吉为战士解难题

  • 发布时间:2008-05-12

   

“关心部队就是关心国防,解决部队官兵的困难,就是为国防建设尽力”。残疾人杜云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2年,丹东市供电设备厂厂长杜云吉在走访慰问部队时了解到,士兵们非常渴望学习一些专业技术知识,退伍后能派上用场。杜云吉立刻想到,利用自己的供电设备厂的技术优势,为部队培养“两用人才”做点实事。

杜云吉说因为供电设备厂是搞电的,在我们现实的条件下,让部队战士学习我们电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回到家乡或回到地方以后,发挥在我们这儿培训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杜云吉的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部队和各级政府的支持。2003年,他在企业成立了丹东市首家“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学工基地”,投资20万元改造教室,购置桌椅,配备电教设施,还为战士们购买了学习教材和学习用品。

为了方便地处边远军营里的战士们参加学习,他又在丹东港边防站成立了“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学工基地”分校。授课期间,厂里工程师每天要往返百余里给战士们讲课,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

武警丹东边防支队战士陈云龙说,来到这里,不仅能学到在部队里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为将来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有一技之长。

武警丹东边防支队战士满国权说,对我来讲这很重要,因为将来有一天回到地方学到这些知识,能给自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年多来,先后有300多名战士通过考试,获得了丹东市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结业证书。有的战士退伍后,利用在这里学到的技术,回家乡办起了家电维修部,有的还承揽了电器安装工程。留在部队发展的,许多人也都成了技术骨干。

   10多年来,杜云吉不顾身残和年老体弱,不停地奔波在拥军路上。当他得知驻军官兵们洗澡困难,就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拥军浴池;看到官兵的菜篮子有些单调,又投资8万元,帮助部队建起16个蔬菜大棚。在杜云吉的心里,子弟兵就是他的孩子,孩子们吃得香,他的心里也甜了。

来源:信息中心   单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