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险让残疾人多了一份保障
- 发布时间:2020-04-30
今年1月,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业社区的残疾人张女士意外摔伤,入院缝合手部创伤花费了1万多元。幸运的是,2014年起,市残联为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的残疾人免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正是因为这份保险,让张女士得到了5000元的赔付款,这份“意外的收获”让张女士感动之余,也给她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现在党和政府对于残疾人的帮扶政策越来越多,让我们减轻了许多负担,也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张女士感慨地说。
像张女士一样,我市从中受益的残疾人还有很多。家住振兴区表厂路的王先生,2014年因车祸造成腿部残疾,2019年他在家修理电器时因操作不当致右手被电击伤,入院进行了植皮手术。除去医保报销,他个人花费了4000多元。出院后他前往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一周后就报销了近4000元。他感激地说,“我享有低保金,与患有精神残疾的姐姐和80多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家里本来就没啥劳动力,要是再出点意外,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残联给我们入了意外伤害保险,让我们又多了一份保障,这心里头踏实多了。”
记者从市残联获悉,2019年,我市参保残疾人有2.28万人,其中发生意外伤害的有96人次,共获理赔款47.86万元。今年,按照“自愿参加、救助贫困,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市残联共拨付资金61.38万元,继续让全市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的2万余名残疾人全员免费参保,这一暖心举措让残疾人朋友备受感动。
市残联组联部主任田旭升告诉记者,我市现有持证残疾人6万余人。由于身体、心理、智力等各方面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残疾人成为遭受人身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是正常人的6倍,而现实中残疾人参保经常会遭遇限保甚至拒保的情况。为了帮助残疾人增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减轻残疾人因意外伤害带来的经济负担,2014年,我市把为残疾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其中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残疾人的参保费用,全部由政府埋单;其余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采取自愿的形式,只需缴纳30元就可得到为期1年的人身意外及医疗保障。
而为了让每一位残疾人了解这项惠民措施的实用性,市残联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专门准备了“关爱残疾人,献出一份爱”参保提示卡,并安排人员送达残疾人手中,详细解答相关细则。“参保期内,参保者如果发生意外导致死亡或伤残的,最高可获得2.5万元的赔付款,导致门诊治疗或住院的,最高将获得5000元的赔付款。”田旭升提醒说,被保险人发生意外事故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救助治疗,同时拨打保险公司的电话报案,在治疗结束后备齐相关理赔资料,到公司办理相关理赔手续,保险公司会把保险赔款及时赔付给权益人。考虑到困难残疾人的理赔需求具有急迫性,保险公司也将简化理赔程序,最大限度提高理赔时效。
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对城乡医疗保险的有效补充,有效解决了残疾人专项保险的盲区问题,为残疾人增加了一道专项保险屏障。同时,也缓解了残疾人及其家庭因遭受意外伤害造成的二次返贫,减轻了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高度认可。
来源:丹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