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用真心实意帮扶残疾人
- 发布时间:2020-05-14
1月下旬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尤其是对于本就生活不易的残疾人群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丹东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作为为残疾人服务的主力军,在这一特殊时期精准服务,保障有力,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等方面积极筹划,主动作为,努力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怀传递到每一名残疾人的心坎里。
一、线上康复不间断
对于残疾儿童康复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康复工作者要用康复训练做为“凿子”与时间赛跑,抢在残疾儿童7岁以前的“黄金康复期”内,尽最大可能的消除因功能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全年康复工作部署,面对训练场地因疫情防控需要暂时关闭的状况,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丹东市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现实条件,提出了“防疫不妨训,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原则,决定开辟线上康复渠道将康复训练坚持下去,努力让疫情对残疾儿童的成长影响降到最低。
自2月3日正式开展线上康复服务以来,康复中心针对不同类别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家庭指导方案,通过治疗师包干制和助训小组的形式,将责任落实到人。经过近两个月的线上实践,家长和孩子们已经适应了新的训练形式,并且能掌握训练要点,每天坚持训练,给老师发视频,完成线上训练任务。截止目前已累计进行视频指导495次,语音及文字指导960次,患儿在家完成训练反馈2404次。治疗师和老师们根据教学需要录制精细课21节、认知课7节、感统课13节、手工课4节、音律课2节、社会交往课7节、亲子游戏课12节,PT 训练指导2节,OT 训练指导4节,认知和言语矫治训练指导5节,合计77节。
二、就业援助暖人心
疫情暴发之时正值就业援助月,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成为康复中心上下最为牵挂的事情。面对就业“寒冬”,康复中心想办法、出实招,用点滴行动让残疾人感受温暖,树立就业信心。
就业援助月期间,康复中心组织各级残疾人服务机构走访失业残疾人和零就业残疾人家庭,登记认定失业残疾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通政策咨询热线,在疫情期间安排专人值守电话,确保残疾人政策咨询需求及时得到解决;对有求职意愿的失业残疾人进行登记备案,并作为今后就业援助工作的重点帮扶对象。
在了解到部分残疾人疫情期间无法外出工作,有居家就业意愿时,康复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其个人条件主动帮助在网上联系适合的居家就业岗位,共为10名残疾人进行了接洽。
3月份,根据企业复工复市形势,康复中心又与已复工生产的天皓净化、克隆集团、欣时代生物医药3家企业进行沟通,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40个,以帮助因疫情失业的残疾人及早恢复就业。
三、防疫物资解民忧
3月下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盲人按摩机构也迎来了复工复市高潮。为帮助盲人按摩机构有效做好复市后的疫情防控工作,稳定经营状况,保障从业者和顾客的身体健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方面配合市残联、市盲协制定出台《关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盲人按摩场所复工相关要求的通知》,引导盲人按摩机构完善疫情防控措施,让盲人按摩行业防疫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在考虑到盲人按摩机构因前期停业导致资金紧张,且防疫物资购买渠道受限等情况,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又紧急筹措资金,秉着从速从快的原则,为全市盲人按摩机构采购电子体温枪75支,免水洗手液170瓶,口罩4200余副,消毒液200余升,以解盲人按摩机构防疫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确保能够及时顺利恢复营业。
如今五月春回大地,丹东市盲人按摩机构复市率已达到90%以上。复市营业的盲人按摩机构都能够按照要求做好防疫工作,对场所内进行严格消毒,进入场所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体温检测,从业者在工作中也能保持全程佩戴口罩和定时洗手消毒。市盲协主席也是盲人按摩院经营者的闫宇飞介绍,随着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发放的防疫物资逐步到位,盲人按摩机构的防疫难度大大减小。因为防疫工作落实到位,顾客消费也更放心,消费热情的上涨带动生意好转,大家钱袋子鼓起来,战胜疫情的信心也就越强,大家都相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下,上下一心,眼前的一切困难终将克服,经营秩序的完全恢复会早日到来。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了一块试金石,试出了康复中心人为民服务的初心底色,激扬了康复中心人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历经万般“疫情”劫,犹如凉风轻拂面,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更是下一个五年工作计划的谋划之年,每项工作都不算轻松,但残疾人康复中心有信心、有决心在在市残联的指导下,党群服务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与残疾人一道齐心协力,战胜一个个难关。
来源:康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