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自强风采】43年,他把这里的老人当做自己的爷爷奶奶

  • 发布时间:2023-02-09

发牌的是上天,出牌的是自己。

张启东是不幸的,因为他先天没有右手。

但张启东更是不屈的,他用自己的真情与坚持,43年如一日服务于五龙背敬老院,让自己的人生虽平凡,却不乏精彩。在丹东五龙背镇,大家都亲切地把他叫做:“新时代的活雷锋”。

“女儿一家从外地回来,今天中午我回了家。”

1月24日,大年初三,张启东在中午就离开了敬老院。这在之前的40多年里可不多见,因为每年除夕到初三,“院里员工全体不休,初三之后才串休。”这几天,张启东和大家都在敬老院里,陪着老人。

今年60岁的张启东是丹东振安区五龙背镇民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镇残联理事长。但是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职务,还是五龙背镇敬老院院长。

“你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爷爷奶奶”

张启东出身在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一户农家。他说,自己1979年高中毕业,转过年来就到了镇敬老院当会计,那年才18岁。张启东说当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因为我先天没有右手,能有一份工作就不容易了,这还是镇里帮忙安排的。”

上班头一天,张启东就赶上了件闹心事:当天敬老院里有两名老人打架,他好心上前拉架,没想到被其中一名老人给拍了两巴掌。晚上回家,张启东委屈地对父亲说不想干了。

朴实善良的父亲告诉他:“为老人做事是福分,你就把敬老院里的老人当作自己的爷爷奶奶!”张启东把父亲的这句话记在心中几十年。从那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极有耐心地对待老人。

“我家里兄弟姐妹9个,我最小,没见过爷爷奶奶和姥爷,记事的时候就姥姥还在,有点印象。也许是缺啥就想要啥,一想到这些老人和我爷爷奶奶差不多年纪,就真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爷爷奶奶。”

张启东上班没几年,母亲就去世了。3年后他24岁时父亲也去世了。“家里在农村,过去生活困难,现在我这个最小的都上班了,快要过上好日子了,两个老人却都去世了,想起来心里就觉得愧疚。”

因此,“看到敬老院里老人的神态、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眼神,突然就被触动、想到自己的父母。”张启东说,也许这是一种情怀转移,自己对老人们从心眼里感到亲。“因此,我并不是刻意地想要怎么样对老人好,就是非常自然。”

每年的除夕到大年初三,敬老院全员都不休息,张启东说这是几十年的规矩了。而每天到敬老院挨个房间看看老人,和他们说说话,也是张启东几十年雷打不动的大事。哪怕后来到镇里当民政助理、党政办主任、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残联理事长……

患有白内障的由桂兰老人能够辨别张启东的脚步声,“每次刚到门口,老人就会打招呼:院长来了呀!那一刻,我的心里特别暖。”张启东说。

扣大棚、养奶牛,一步一个脚印一串汗水

1990年,张启东被任命为五龙背镇敬老院院长,这个“大家庭”的重担一下落到了张启东的肩上,这种压力是他始料未及的。“我天天都犯愁,资金有限,敬老院的条件又差,怎么养活这么多人?”

可每当看到老人们期盼的目光,父亲的叮嘱犹在耳畔,张启东一次次选择坚持。“当时养员的费用都是所在的村里出,有的村一年累计欠6000多元,那时候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好在敬老院有20多亩地,张启东领着大伙扣了两个大棚,种蔬菜、水果,一方面改善养员生活,吃不了的就拿去卖。“有位养员进来时带了两头奶牛,在敬老院几年发展到六七头,我们又卖奶、送奶。敬老院还开过电器厂、小卖店……”

敬老院的护理部主任彭杰是张启东的“老战友”,22岁到敬老院工作,如今已有33个年头。在彭杰看来,“没有张院长,就没有今天的敬老院。”为了创收,张启东挖空心思,“他带领大家养蚕、养猪、养牛、盖蔬菜大棚……”一年四季,农活繁忙。

张启东虽然右手残疾,可是春耕、夏锄、秋收,他都冲在前面。夏天锄地时,塑料假肢被晒得很热,与假肢接触处磨得又红又肿。大家劝他别干了,张启东说:“没事!我多出一点儿力,老人就能生活得好一些。”

在张启东的带领下,五龙背镇敬老院的养员们不仅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像每年除夕,大家演节目、排练联欢会,说唱、快板、变戏法,不少老人都有自己的绝活,保留项目是套瓶,因为适合大多数老人玩……”

再后来,张启东又想到了利用五龙背镇的温泉资源,开展异地养老业务,接收社会养员。“最开始是长春的一对老年夫妇,到这边来串门,想寻找个养老的地方,喜欢上了这里,又呼朋唤友招来了不少人。现在,长春、哈尔滨、通辽等地都有老人选择到这里。”

平房火炕到电梯电话、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我住进来4年了,再也没有回村,孩子接也不想回去,这里最好!”82岁的孙秀兰和几名老人有说有笑地在健身器械上锻炼,日子过得舒坦。

如今的五龙背敬老院,集中心敬老院、温泉养老中心、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服务中心、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阳光家园)、退役军人之家、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养老福利中心,蹚出了一条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道路。

张启东还记得,自己刚到敬老院的时候,还是平房、火炕、大通铺,“门口的苞米仓子里养了两条狗。炕席破了,就拿编织口袋补上。”1984年,敬老院建了第一座楼,“二层的火炕楼,没有暖气,楼梯在外边。”

张启东介绍,1989年敬老院又盖了座二层楼,有了暖气。2008年又盖起了座4层楼,2010年又起了一栋5层楼,2018年又建起高标准多功能的养老康复综合楼。敬老院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和管理服务优势,开展候鸟旅居式康养业务,发展院办经济,以院养院。2000年的时候,敬老院就开始不用镇政府拨付管理运营经费了,实现了自负盈亏。

现在敬老院,地板是防滑的,上楼有电梯,楼道两侧安装着不锈钢扶手,无障碍卫生间里设有浴缸可以随时泡温泉,还有宽敞的餐厅、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厅、医疗室、图书室、文体娱乐馆……

2022年,五龙背敬老院又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地区所有的空巢老人家庭,把敬老院打造成“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利用自己的设施、资源开展拓展服务,针对空巢、孤寡老人推出送饭、帮种地、日托、定期接送洗澡……还建起了镇老年大学,为老人提供保健、心理健康、书画教学。

张启东还积极配合区政府在五龙背敬老院擘画建设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现在土地规划、建筑设计、资金筹措、招投标手续已全部完成,将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一个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床位500张的高标准养老服务中心即将矗立在人们目前。

2013年10月,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由此成为五龙背镇一张闪亮的名片。张启东也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敬老模范”、“辽宁省人民好干部”、“辽宁好人”。2018年3月,张启东又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21年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初,又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在张启东的激励和影响下,因车祸小腿截肢的90后小伙温常卿坚持9年义务为抗美援朝烈士守墓,帮助烈士家属寻找烈士安葬地,组建了敬老助残志愿服务队和丹东市第一个乡镇传承红色基因志愿者服务队,被授予“辽宁最美青年”称号;退役军人张学军组建了五龙背镇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抗美援朝老兵等困难优抚对象家里学雷锋做好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今年8月末,张启东就要从镇政府民生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了。“这样,作为五龙背镇敬老院院长,我就可以集中精力琢磨敬老院的建设发展,一心一意为老人服务了。”张启东说,他将继续在这个岗位上为老年人服务、为养老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