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心中有盏不灭的灯

  • 发布时间:2007-11-26

在元宝区蛤蟆塘镇街里,有一家在丹东地区颇有些名气的盲人按摩诊所。开这家诊所的,是46岁的盲人医师王印。初次见到王印的人,看到他上下楼步履矫健,掏钥匙开门轻车熟路,以及始终洋溢在脸上的笑容,都会大吃一惊,甚至怀疑这哪像一个盲人?

王印原本长着一双明眸大眼,身材高大,相貌堂堂。23年前,风华正茂的王印在地质七大队负责财会、宣传、共青团等工作,业余时间经常向报刊投稿,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孔雀石》、《山野文学》等刊物上经常能够见到他写的诗歌、散文,那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1982年,他22岁那年,一场无情的疾病击碎了他的梦想。那一年,王印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了眼睛全盲。转眼间,原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一下子如同掉进了黑暗的深渊。这时,他想到了死,因为他实在承受不了这巨大的反差,哀叹命运对他的不公,他接连两次喝下了农药。

两次自杀不成,单位领导同事和亲人朋友的安慰劝导也没能让他回心转意,第三次他选择了卧轨。站在铁轨上,听到不远处火车的鸣笛声,突然间,那声音在王印的脑海里变成了正在患病的母亲的哀叹声,变成了嗷嗷待哺的一岁儿子的啼哭声。王印心里一激灵,双脚离开了铁轨:“我怎么这么自私啊,人不是光为自己活着,得有个责任呀。眼睛瞎了,我还有腿有脚有手,脑子也不笨,不信就活不出个样儿来!”

重新振作起来的王印开始到外地求医。四年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家里的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了,还欠下了近两万元的外债,可王印的眼睛最终也没能治好。怎么办?重见光明的希望已经破灭了,王印萌发了学习按摩推拿技术,为他人解除病痛,为自己谋得生存技能、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于是他在湖南中医学院开始了求学之路。求学的艰辛,王印一辈子也不能忘记:当地的气温高,有时晚上还高达40多度,这对于体重100多公斤的王印来说,无异于蒸笼,他一天要冲10多次凉水澡,喝下10多瓶冰镇汽水,为此患下了萎缩性胃炎;白天他用心听老师讲课,晚上花钱雇人帮助读有关书籍,每天都学到凌晨两三点钟;别人是在看书读书,他是在背书啃书,厚厚的专业书籍他竟然全都给背了下来;为了准确掌握人体穴位,他买来模型,一边摸索,一边用针扎自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由于治病期间欠下不少外债,自费求学后,他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他只能从自己的一日三餐上省,经常是只能吃个半饱;实习期间,每月能收入60元钱,他还要从中拿出30元,寄回家中给儿子聘请英语家教。

此后,他又到北京广安门中医研究院、辽宁中医学院等医疗院所求学,一次次拜师学艺。也许是老师们为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毫不保留、不遗余力地传授技能,王印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掌握了中医按摩推拿技术。

1990年,王印回到了家中,人们看到的王印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王印了,笑容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自信写在他的脸上。那时,他所在的单位一直给他开70%的工资,靠这些钱他的生活没有问题,可王印想,自己千辛万苦学技术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证明自己能行吗?于是,在市、区民政部门和残联的帮助下,他在镇里开办了只有两张床位的按摩诊所,他要用双手来创造新的生活,在这个小小的诊所里,摸索出一条人生的光明之路。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可这回对王印来说却是出师顺利。刚开张没几天,诊所来了一位拄着双拐的病人,经王印一治疗,7天扔掉单拐,15天扔掉双拐,22天痊愈,人们都说“真是神了”。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小诊所里很快门庭若市。第一炮打响了,可接下来的事还是挺难。他和儿子一起生活,每天早上2点钟就要起来,生炉子、做饭,冬天的时候水缸冻得裂了,毛巾常常是冻在脸盆里,他的一双手常常是红肿的;当时按摩一个病人能够挣2元钱,他一天经常是治疗二三十个病人,晚上睡觉时手都握不起来;由于整天是汗水湿透衣衫,新买的衣服不到半年就烂得不能穿了。就这样,王印用两年的时间把饥荒全都还上了。可同时有一个事情让他很是闹心,房东看他的生意好,竟然一年涨了两次房租。要强的王印一咬牙、一跺脚,借钱自己买了一处房屋,开始了新的创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整天忙诊所、忙孩子,生活单调但对王印来说有滋有味。在往后的几年时间里,王印继续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使他的中医推拿按摩技术日臻完善。在他手上,出生后不久便得了肌无力重症、被许多大医院判定6岁前后便会瘫痪的楼房镇马家村4岁患儿,如今已成长为一个活蹦乱跳的大小伙子;在他手上,因肇事韧带严重损伤的大货车司机周连志40天后又重新握上了方向盘……几年来,王印多次获得了国家、省、市中医按摩专业技术奖,被中华中医推拿学会吸收为会员,他也是我省唯数不多的手里同时握有“三证”的职业推拿按摩师。更让他引以为自豪的是,1996年他作为辽宁省专家,在全国专业学术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后,台下响起的那片热烈的掌声。

当时间的车轮驶进2002年,王印一家平静的生活又起了波澜。这一年对王印来说是永远值得回味的一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七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二中读书的儿子以学校第10名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女儿也如愿考入丹东卫校。这些都是可喜的事儿,可另一件喜事确是冒了不小的风险:王印用三天的时间借款17万5千元,再把家里的积蓄全都投入进去,购买了一处200多平方米价值60多万的二层楼房,扩大诊所规模。对此,妻子还有一些朋友都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孩子上学又需要钱,冒这么大风险不值得。”可王印说:“人得有压力,才能有动力,只要有信心、决心、耐心、恒心,没有办不成的事。我已经证明了自己能行,还要证明自己更行。”

其实,这个举动是王印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他18岁那年,他梦想能够学会开车;22岁那年,他梦想自己能当上市长,把丹东城市规划好。这两个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他的第三个梦想是开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医院,扩大诊所规模就是重要的一步。事实证明王印这步棋走对了,诊所扩大到了20多张床位,就医环境大大改善了,患者人数也呈直线上升。这时,王印回报社会的举动也一个接一个:对前来就诊的军人优先诊治并全部免费,对残疾人和贫困家庭的患者尽量不收费或少收费;诊所目前已吸收了2名盲人和3名下岗职工就业。他打算下步再扩大诊所规模,以安排更多的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就业。他的想法很简单,一是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二是为社会减轻一点负担。王印说:“自从眼睛失明以后,没有什么令我高兴的事情,能给患者解除痛苦,听到患者开心的笑声,是我最开心的事。”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采访他的前一天,他刚领着一位宽甸县太平哨镇来的老大娘游览沿江景观路、逛超市。尽管这些他自己看不见,但听到大娘开心的笑声,他比自己亲眼看到还要高兴。面对挑战,积极乐观、不断进取、顽强拼搏,可以说是王印心中不灭的灯,这盏灯不仅照亮了他自己,也照亮了他周围的人。眼下,王印正在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副高级职称评定,辽宁省够条件的只有2人,王印说,他这盏灯会越拨越亮。


来源:信息中心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