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赢得尊严与喝彩

  • 发布时间:2008-02-15

48岁的李淑琴是位四肢短小、身高不足1米3、体重仅有30公斤的残疾人。因为怕人嘲笑孩子,20年来,强烈的母爱让她时刻加着小心--不带儿子逛街,不去给儿子开家长会,甚至在路上遇到了儿子也要避开走。

从认为妈妈做得对,到为伟大的母爱而心碎,儿子终于长大了。去年暑假,读大学的儿子整天在修锁铺里陪妈妈。一天,母子俩登门开锁,见妈妈上一阶楼梯比自己迈两阶台阶还困难,身高1米88的儿子第一次在别人面前抱起了弱不禁风的妈妈。那一刻,李淑琴喜极而泣。儿子流泪安慰说:“妈妈不哭,我为有你这样伟大的妈妈而自豪!”

         梦想屈从现实

虽然学习好、入团早,但初中毕业后,李淑琴还是选择了辍学。尽管她做梦都想和同学们一起读高中考大学,但自己那一尺多长的胳膊腿总不争气,梦想又怎能不屈从于现实?

待业两年后,李淑琴在一家街办民政福利企业找到了工作。虽说工资要比健全人低,但她终于可以养活自己并且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在社会和亲属的关心帮助下,她结婚生子,过上了安安稳稳的小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1990年,企业倒闭、职工下岗,李淑琴家的生活一下子便没了着落。孩子上学需要钱,自己闲在家里挣不到钱,同是身体残疾的丈夫就算累死了也难养活一家人啊。李淑琴经历了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两年。

卖服装,够不着挂衣服;卖菜,又搬不动、拎不起……我到底能干点什么呢?冥思苦想的李淑琴最终从丈夫紧锁的愁眉中找到了答案--学配钥匙、修锁头,保证力所能及。

在亲人怀疑的目光中,从小就对敲敲打打不感兴趣的李淑琴再次屈从于生活,用她那只有一寸多长的手指,吃力地操起了锤子和锉子。

          风雨学艺路

配钥匙、修锁头是门不外传的手艺活儿,想拜师学艺难上加难。亲朋好友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为她找到一位愿意带徒弟的师傅,可师傅一见到李淑琴,立马就打了退堂鼓。当着众人的面对她说:“不是我看不起你,你的手指连钥匙都捏不紧,怎么能吃这碗饭?”

刚强好胜,不愿求人的李淑琴哭了。她讲起了自己的境遇,用近乎哀求的口气请求师傅收下自己这个徒弟。师傅心软了,给她讲了点锁头工作的原理,又拆了几把锁头给她看,然后便将她介绍到了市第一医院附近的一个修锁铺学徒。

虽然新师傅对她同样很冷淡,也同样说她干不了这一行,但李淑琴却从未放弃过。大半年的时间里,她每天风雨无阻地从东坎子步行到修锁部学艺。师傅有活儿时,她在一旁踮着脚看,用心揣摩;师傅休息时,她又是擦桌子又是扫地。

有几次,师傅嫌她碍事儿,一把抢去与她差不多一样高的条帚撵她走。虽然伤心到了极点,但是为了尽快能替身体残疾的丈夫分担一点生活的压力,为了能给儿子挣出一根冰棍钱,让儿子圆了她的大学梦,李淑琴终于默默地坚持了下来。

      我奋起 我快乐

1993年秋,李淑琴要开自己的修锁铺了。

听说妹妹要上街摆摊,哥哥姐姐们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就你那个小体格儿,大道上的一阵风就能把你刮跑喽;冬天下场大雪就能把你给埋了,你快在家老实呆着吧!”

话虽刺耳,但看李淑琴决心已定,生活都不宽裕的哥哥姐姐还是凑了1000元钱为她买回了配钥匙的机器和工具。这可乐坏了李淑琴,她哼着小曲儿连夜在路灯下给工作台刷油,第二天便急不可待地用小四轮车推着粘满蚊虫尸体的工作台上街了。

烈日晒焦了她忐忑不安的心。中午时分,终于看到一个人远远地朝着自己的摊床走了过来,李淑琴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配钥匙吗?”

“配钥匙。”

“配钥匙的人哪去了?”

“我就是!”

“你……”

送走了第一位顾客,李淑琴悬着的心却仍然放不下来--我配的第一把钥匙可千万别不好使啊!

5元3角钱!数着自己第一天的收入,李淑琴激动得大半宿没合眼--虽然被锉子划了好几道血口子的手还隐隐作痛,虽然身上凡是转轴的地方都疼,但想到自己今后的劳动收入将不会再比健全人少时,她一点睡意都没有了,只是盼着天快点亮起来。

第三天,一场暴雨不期而至。等她追回了被大风刮跑的招牌,洗手用的小水桶和垫脚用的踏板都已被没过了马路牙子的积水冲走了。“齐腰深”的雨水让她望而却步,关键时刻,一位陌生的过路人替她抓回了水桶和踏脚板。

陌生人的帮助温暖和激励了她,虽然被秋雨激得大病一场,但她很快又振作精神上工了。

      赢得尊严与喝彩

做,就要做得最好。李淑琴对开锁技术的钻研近乎痴迷。有一回,为了弄明白一种新锁的结构,家人睡下后,她悄悄爬起来,在蚊虫的包围中和家人的鼾声中,一遍遍地拆了装、装了拆,直到婆婆起来,她才知道天已经亮了。

寒来暑往,李淑琴的韧劲感动了一个又一个认识她的人。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1994年,胜利电影院破例租给她10几平方米可以遮风避雨的门市房。有了固定的铺面,找她配钥匙、开锁的人多了,李淑琴接触到的锁具和掌握的开锁本领也更高了。

1996年前后,玻璃制瓶厂大货车的车门钥匙丢了,厂里请李淑琴帮忙开锁。由于她的个头儿太矮,人们从收发室抬来了桌子和椅子,把李淑琴抱到椅子面上去,没过5分钟她就打开了车门。从此,李淑琴名声大振,玻璃制瓶厂3000多名职工几乎都成了她的顾客和宣传员。

过了不久,一位鞍山人到武警边防支队看儿子,一不小心将车钥匙锁在了车里,于是来找李淑琴开锁。听说没有轿车高的李淑琴能为轿车开锁,好奇的战士们很快便将人和车围了起来。众目睽睽之下,李淑琴掏出一把自己用自行车车辐条制成的小钩,干净利落地打开了车锁,赢得了一片惊叹声和掌声。

东风造纸厂找我去开铁皮卷柜;虎山镇某单位大老远的请我去给开金柜;230医院附近的居民也慕名到这里让我去给开防盗门……李淑琴自豪地说,别看我是一个残疾人,从事配钥匙、开锁这一行没几天,但是我的开锁技术早就在派出所备案了。

      感恩社会 憧憬明天

“是社会上一双双温暖的援助之手,成就了我今天的事业。”李淑琴如数家珍地说,多年来,振安区珍珠街道办事处的扶贫特派员和党员联户干部是我们家的常客;街道党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一年也能来个三两趟;今年,市残联免费赠送我一台新型配钥匙机;创业之初,社区干部刘桂荣帮着我到处租房子;前年家里凑不齐孩子上大学的报到费,丹东海关的同志捐助了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2000元钱;起初,胜利电影院租给我10几平方米门市房,连水电费在内每月才收我150元钱。中宝爆破有限公司去年买下了胜利影院,收回了电影院所有对外出租的房产后,又将我所租用的门市房借给我使用,就连水电都不用我交了……

感恩社会,李淑琴一家人人自立。寒来暑往,她摆摊10年没舍得买一根冰棍,也没舍得喝一瓶汽水,就连儿子读高中时最想得到的一个篮球,她都说太奢侈、不能买。两年来,虽然家里每月只能给儿子邮400元的伙食费,但在辽宁工学院读书的儿子自己却攒出了一台大学学习所必须的电脑……

爱心在李淑琴手中传递。虽然每月挣不了几个钱,但她所能做的配钥匙、修锁、开锁、修拉链、砸扣等服务项目对老人和残疾人一律只收材料费。爱心在儿子身上延续。他常说,我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社会的帮助我们这个家庭会是什么样子,爱心铺平了我成长的道路,毕业后我要好好回报社会。

“妈,等我毕业了,你就什么都别干了,我来养活你,就算拉车也是我有劲!”

想起儿子的话,李淑琴再累也心甘。

来源:信息中心   初训  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