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风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自强风采

孙世昌 折翅亦做凌云雁

  • 发布时间:2009-02-06

   身残志坚
   四手搭起七座房
   “我常常能听到他晚上睡觉时因劳累过度而发出的‘哼哼’声,过了这个年就65岁的人了,还是那么要强。”看着丈夫一瘸一拐地奔波忙碌,宋蓝文特别心疼。
  孙世昌是个特别要强的人。他黑红的脸膛儿,浓眉大眼,不知修饰边幅,活脱脱一个粗线条的东北汉子。他经常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天还蒙蒙亮时就骑着摩托车出发。近5000亩的土地,他这瞅瞅那看看,巡视一圈差不多要小半天。就这样一天忙忙碌碌地,常常到晚上九点多才上炕。
  有这样勤奋的习惯,与他坎坷的成长道路不无关系。1944年6月,孙世昌出生于当时的东沟县黄土坎公社吉盛大队第6生产队,1961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20岁那年,孙世昌挑粪路过一座高桥板时不慎摔落,摔断了右腿,成了3级肢体残疾人。无情的打击并没有击碎这个倔强青年的梦想,干体力活儿不行,他就凭着自己灵活的头脑,跟随从医的父亲潜心研究中医理论,几年后,硬是成了一名当地小有名气的村医。
  1968年,孙世昌与下乡到吉盛大队插队的丹东女知青宋蓝文相识相恋,组成家庭。当孙世昌小夫妇有了第一个孩子时,孙家老人决定让儿女们分家过日子,由于孙世昌兄弟多,因而他们没有分到房子,小两口借邻居家的房子住了下来。这也是孙世昌谋生、创业、奋斗的起点。
  转过年,孙世昌同妻子开始自己动手盖起房子来。孙世昌到大队卫生所上班了,宋蓝文就将丈夫下班后需要干的活准备好。孙世昌下班了,丈夫就成了大工匠,妻子就做小工。勤劳的小两口感动了乡亲邻里,这家送来一支柁,那家送来几条檩。就这样,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们盖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小窝儿”。后来,孙世昌夫妇又远赴黑龙江省尚志县谋发展。为了更好地生存,在黑龙江省的13年中,孙世昌夫妇挪了4个地方,而每挪一处夫妻俩就靠自己的双手建造一栋房子。迄今为止,仅自己住的房子就盖了7栋,而且完全出自他们夫妇两人之手。这对一个残疾人而言,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可想而知。
  1982年,孙世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当时有关部门按照政策和规定给他和妻子安排工作,但孙世昌夫妇却看准了党的富民政策,申请开办了个体诊所,兼营药材生意。孙世昌凭着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大批患者的信赖,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入。

   虾肥鱼壮
   盐场飘起稻花香
  1995年,孙世昌又瞅准了另一个致富的道道。他关闭了诊所,以几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个水产养殖孵化场,孵化对虾苗、河豚苗和牙鲆鱼苗,一年就挣了40万元。第二年,孙世昌把这个孵化场卖掉,又投资130万元买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孵化场,同时又养了800亩对虾。那时,国际市场河豚鱼走俏,孙世昌就用600亩池塘来养殖河豚鱼,那年仅这一项就挣了100多万元。
  孙世昌的口碑极好,生意也随之兴隆,远近养殖户都愿意买他的虾苗,就连庄河地区也有人慕名而至。头脑灵活的孙世昌在同庄河养殖户的交谈中,又捕捉到了商机。2001年,他到庄河市鞍子山乡花5万元承租了一个孵化场,将庄河到东港买苗的养殖户吸引了回去。经过一年的经营,开拓了市场。2002年,孙世昌又投资120万元在当地建起一个新的孵化场。
  这时的孙世昌,已经是拥有两处水产养殖孵化场的大老板了,但他却没有止步不前,又打起了别的主意。
  2003年初,中央出台了针对“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孙世昌从中看到了中央对农业的调整政策,心中很高兴,心想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了。同时他也清晰地捕捉到一个信号:国家重视粮食生产了。也就在这一年,又一个信息闯入了他的大脑:大连盐场撂荒多年的盐池要对外承包种水稻!这个盐场就在鞍子山乡。孙世昌自从到这里开孵化场后,就知道了这片盐滩,心中也曾为它的荒废而惋惜过,不过那时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现在,这两个信息碰到一起,使孙世昌看到了一个莫大的机遇。2003年12月,孙世昌同大连盐场签下了以每亩70元、承包盐池4000亩开发稻田、承包期为15年的合同。
  2005年,承包合同正式启动了。为了集中资金、集中兵力打好这场硬仗,孙世昌将两座孵化场租赁出去,儿子、儿媳、姑娘、女婿全家都投入到农场的开发事业中。
  这年春天,同在这里承包了800亩盐池的一个老乡找到孙世昌,说因种种原因干不下去了,请求他接过去。为了不使老乡受损失,孙世昌权衡再三答应了下来。
  4800亩盐池,大连盐场只给整理出一个雏形,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田还需投入很多资金和劳动力。有人预言,孙世昌今年非撂地不可。可孙世昌却说:坚决不撂一分地,宁可死在田头,也不躺在炕头!
  一场同农时的竞赛开始了。孙世昌亲临一线,指挥雇工们挖渠、整地、育苗,老伴儿也不示弱,将后勤这一摊子管了起来。插秧的关键时刻,孙世昌连续15天每天只睡不到3个小时的觉,人瘦了一圈,嘴起了泡,可他硬是撑了下来,真的没撂一分地,4800亩地全部插上了秧。

   反哺桑梓
   跛足走出致富路
  孙世昌说: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走一趟,总是要干点事,给后人留下点“念想儿”,即便苦点、累点,可心里踏实,当我把这片盐碱地彻底改造成良田后,人们会记住有个姓孙的老头62岁了开始办农场,把盐滩变成了粮袋子。他总是这么开心、豁达,总是有一股用不完的劲,总是想着往前奔。历年来,他不仅被授予“东港市十大杰出残疾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农忙时节,他能解决三四百人的就业问题。
  孙世昌不抽烟,不喝酒,从未自己到大饭店吃过一次饭,从未自己到商店买过一件衣服。他出门办事乘火车宁肯站着也从不坐卧铺,没有座位时就用纸壳往座位下面一铺,把装钱的破包枕在头下就睡,他说这样既舒服又安全。饿了,到小吃铺随便吃一点,他说这样既省钱又省时间。
  孙世昌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艰难的岁月里,凡是帮助过他的人他都默默记在心头。现在富裕了,他有了回报的能力了,便记挂起了这些人。长岭村有个张老汉,在孙世昌盖第一栋房子时给了他一支柁,现在老人得了肺结核,孙世昌两口子就像伺候自己的老人一样照顾张老汉,一直伺候到老人家去世。
  丹东市残联和东港市残联曾帮他解决了价值万元的生产设备,2001年以来,他每年都给家乡的五保户和残疾人困难户送米送面;他先后捐款1万元,资助村小学维修校舍;他每年春节都到镇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们,给老人送钱送物;他出钱出车帮助农场所在的鞍子山乡鞍丰村修路,经常看望那里的困难户……这些年来,他为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捐款达十几万元。
  这就是孙世昌。他像一只虽然折断了翅膀,却志在高远,凌空飞翔的大雁,也一飞三顾,反哺桑梓。

来源:信息中心   田踬华